因为热爱教育,所以坚守一生,一生教过小学生、中专生和大学生。 因为热爱文艺,所以硕果累累,已出书18本,300多篇理论文章,作品有400多万字,荣获第四届“天山文艺奖”贡献奖。 9月9日,在新疆艺术学院家属院,记者见到了已经82岁的雷茂奎,以前他总是出现在各种文艺活动上、作品研讨会上,他是大家所熟知的新疆文艺评论家。 雷茂奎的称呼和头衔很多,而他最钟爱的还是雷老师这个称呼,他对讲台有很深的感情,50多年前的备课本他一直保留着。 他说,教书和写作是他人生的两大主题,两大乐事,在长期的教学中为撰写文艺评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学是实践,写作是在实践基础上摘取的成果。 教师是最美好的职业 雷茂奎是陕西大荔人,6岁时他父亲患病去世,他就和母亲相依为命,新中国成立那一年,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报考了国立大荔师范学校,1952年他毕业回家乡安仁镇当了一名小学老师。 上大学是他的梦想,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年后雷茂奎考取了兰州大学,学习中文,从小他就喜爱写作文,学习中文更是让他如鱼得水,从上大学时就开始练习写作。 回忆起60多年前他来新疆的缘由,雷茂奎越说越激动,“在兰州大学我看过两场有新疆少数民族歌舞的文艺演出,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当时兰州市有一家维吾尔族师傅开的烤包子店,我经常光顾,新疆的歌舞和美食吸引了我,我大二时就入了党,思想非常积极,1957年大学毕业时,我一直惦记着新疆,我主动写了申请要求到新疆工作,当时没敢写信告诉母亲,等分配完到了乌鲁木齐我才写信,我到乌鲁木齐后是在新疆语文学院给学习俄文的学生教授中国当代文学,当时很多学生的年龄都比我大。” 当年火车只通到甘肃玉门,雷茂奎到了玉门又改乘卡车,卡车一路开过哈密、吐鲁番、经过达坂城到了乌鲁木齐,当年的热血和激情至今都让雷茂奎沸腾,那一腔热血让雷茂奎把一生都献给了新疆。 到新疆后,雷茂奎独自一人生活了25年,每年只在4月到6月间回一次老家,探望母亲和妻儿,直到1981年,他的老母亲去世,他才将妻子儿女接到了乌鲁木齐生活,一家人才算正式团聚。 雷茂奎从小的理想就是当老师,在他眼里当老师的感觉那么美好,可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 “我就是受了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一直喜爱文学和写作,我上中学时语文老师叫党继璞,他很欣赏我的文章,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当我站上讲台时更是感受到了当老师的神圣。”雷茂奎用颤抖的手给记者写下了他老师的名字。 雷茂奎认为,老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一名好的老师就是一名伯乐。 1960年,经过两次院校合并,雷茂奎成为了新疆大学中文系教师,为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戏曲史》《艺术概论》等课程。 在教学中,雷茂奎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反对死记硬背,主张活学活用,主张开卷考试,他的课深受学生喜爱。 到新疆后,除了教学,雷茂奎还带领学生一起劳动,到伊宁县农村参加社教工作,学会了割芦苇、编苇席,和维吾尔族群众同吃同住,学会了一些维吾尔语。 在新疆大学雷茂奎工作了将近30年,教学之余一直笔耕不辍进行文艺理论、评论创作,1983年,他在《新疆文艺》第6期上发表的论文《王玉胡电影剧本创作的特色和贡献》,荣获《新疆文艺》首届“丝路之花”一等奖。 他长期关注研究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和艺术,不管是去内地还去国外,他都是传播新疆多民族文化的使者。1986年4月曾应邀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讲学一个月,他向美国师生生动地讲述了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学、歌舞艺术和民俗风情以及中国新时期的当代文学,受到美国专家学者的好评。 新疆高等艺术教育的开拓者 1987年,时任新疆大学图书馆馆长的雷茂奎调到新疆艺术学院担任党委书记。那一年是新疆高等艺术教育值得记录的一年,新疆艺术学校从以前的中专学校升为本科院校,雷茂奎带领着当时的领导班子白手起家创建新疆艺术学院,带领教师编写教学讲义和教材、建立了艺术实践机制,为新疆高等艺术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到新疆艺术学院工作时,学院设置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本科专业,继续保留了中专部,我和著名画家哈孜·艾买提是工作搭档,我是书记,他是院长,我们不仅是工作伙伴还是好朋友,当时我们连一栋专业的教学楼都没有,没有管理人才,没有高等艺术教育教师,我主抓了基础建设、专业建设和管理人才培养,看看现在的新疆艺术学院,回想起30年前真是不敢想会有今日这样的发展。”雷茂奎感慨地说。 为了解决人才问题,雷茂奎派选年轻教师到内地和国外高校学习,又与其他高校联办大专班、夜校,自己培养干部和教师,使新疆艺术学院的干部教师队伍得到了快速成长。在全力让新疆艺术学院壮大的同时,雷茂奎加强了对外学术交流,与内地、国外的院校、专家开展了丰富的学术活动和艺术交流活动。 在做好大中专艺术人才的培养的同时,他还申请开办了成人摄影大专班,使新疆艺术学院成为全国最早开办高等摄影教育的院校之一。 为了表彰雷茂奎为高等教育作出的突出贡献,1992年,他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直到1995年退休,雷茂奎都没有离开过讲台和学生,退休后他又坚持为学生上了三年课,最后因为身体原因才离开了讲台。在近60年的岁月里,他教过指导过的学生数以万计,他一生教过小学生、中专生、大学生,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天山南北。 雷茂奎享受着学生的成就 说起自己的学生,雷茂奎开心地笑了:“我的学生呀,那就太多了,以前我去地州出差参加活动,学生们纷纷跑来跟我打招呼,我都不认识他们了,教师的快乐不仅是享受自己的成就,还享受了无数学生的成就。” 作家、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夏冠洲是雷茂奎的得意门生之一,多年来两人一起著书立说,两人是师生也是朋友。 夏冠洲1966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在雷茂奎的关注和鼓励下走上了写作的道路。他说:“雷老师在新疆文化界和教育界都是一位重量级人物,他是新疆文艺研究的一位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民间文学、影视等诸多文艺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2009年,自治区出版《新疆文学作品大系(1949—2009)》,雷茂奎和夏冠洲都担任了主编,他主编的书里经常有他学生的作品,他说学生能够继承他的研究,让他特别欣慰。 雷茂奎说:“我的学生有很多当了语文老师,也有人和我一样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像当过新疆农业大学领导的赵君哲,还有很多在地州当领导或在自治区当领导,搞文学文艺的也不少,像夏冠洲是老师又是作家,也是文艺评论家,还有作家、编剧褚远亮,搞剧作的肖陈等,很多学生经常见但我一时想不起名字了,学生们都很关心我,经常打电话,也到家里来看望我,上一周有位叫贾婷婷的学生还到家里来了,她和丈夫在克拉玛依开公司,搞旅游,学生们的成就让我感到很自豪,很高兴。” 他说,刚当老师时,学校很少庆祝教师节,不像现在这么重视教师节,要庆祝要表彰,这种变化也是教育受重视的一种体现。 多年来,雷茂奎一直是学生的榜样,退休后他一直坚持写作,他的家里到处都是书和写作手稿,三年前因为生病他无法写作,这让他很着急,他坚持锻炼身体,就是希望把手头的三本书稿整理出版。 虽然已白发苍苍,虽然已步履艰难,但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教育和文艺的热爱与激情。 |
(责任编辑:苗恒)
(声明:来源全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全息网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全息网”。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来源或作者标注难免有疏漏之处,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本站予以更改或删除。)